4.7|风口之后,我们该何去何从?—— 一位电商老兵的深度反思-每日反思论坛-火焰团-火焰团-副业项目交流集合地

4.7|风口之后,我们该何去何从?—— 一位电商老兵的深度反思

昨天闲鱼群有圈友分享:我的心得,电商是跑流量曝光的,不要在意成交的单数,尽量去促成成交流量会更好,相辅相成, 但是还是主要去注重曝光

image

image

但是按照我的理解,第一要素肯定是转化率。请参考以上截图对话。
 
其实这个问题,如果大家做过多个平台的话,你会发现,这是所有电商平台百试不灵的最有效的玩法
 
不管是直播,还是自媒体,还是电商,还是短视频
 
因为平台前期都是机审,机审就意味着是机器审核,那就一定有算法,有特定规则。
 
为什么我们做直播都是当天起号,做电商都是三天内出单,一周爆单
 
就是因为对平台逻辑非常了解。只要主播没问题,品没问题,那就可以人工干预非常快
 
就像前几年玩无人,大家还在玩怎么拉时长,怎么投流,怎么高反时,我们就已经当天起号了
 
说出来可能很多人不信,我在互联网的第一桶金,确实是靠研究平台漏洞赚到的,靠此赚了几百万。
 
当时内心无比膨胀,觉得自己找到了互联网的”盛宝”,成为了平台规则的掌控者。
 
于是开始疯狂研究各种野路子,而且花费非常多学费和精力,到处去买黑科技。
 
然而,好景不长。
 
前期赚到的钱,后面全吐出去了。这是我花了500万学费才明白的道理:任何试图对抗平台的行为,最终都会被平台击败。
 
回顾过去几年,为什么我们的野路子越来越难走?
 
因为平台在进化,而且速度惊人。
 
几年前的互联网还处于快速扩张期,平台规则不完善,信息传播缓慢,一个黑科技、一个漏洞可能让你爽几个月甚至更久。而现在呢?
 
信息高速爆炸的时代,你刚研究出一个新玩法,不出一周,平台就能发现并调整。他们背后有多少工程师?多少数据分析师?多少AI算法?与之对抗,我们真的有胜算吗?
 
怎么可能这么快就被发现?平台应该没注意到这个漏洞吧?
 
别天真了。
 
很多时候,平台发起新业务时出现的野路子,不是他们没发现,而是有意为之。他们需要快速增量,需要一批”小白鼠”来跑量跑流水,等业务成熟后,再”过河拆桥”。
 
杀鸡取卵,一直是各大平台心照不宣的潜规则。
 
我曾经沉浸在自己的”聪明”里,殊不知是平台在下一盘更大的棋。当我们为一时的红利欢呼雀跃时,平台早已设计好了收网的计划。
 
这也是为什么说,很多人其实只有一次把握风口和能力的机会。
 
因为当你尝过了一个时代红利的甜头,心态就会变得不一样。除非你被逼到绝境,否则很难二次觉醒。
 
不仅是心力、执行力和思维力的问题,更是因为你可能已经没有了重新开始的勇气!
 
那些当年靠QQ群营销发家的,有几个能在微信时代再创辉煌?
 
那些靠微商红利赚钱的,又有几个能在抖音兴起时迅速转型?
 
时代变了,但我们的思维却常常停留在过去。总是陷入以往的成功经验,难以自拔。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最终被时代淘汰。
 
近两年,我的思维发生了根本性转变。
 
我们不再研究如何对抗平台,而是更关注平台的需求,更加理解平台每条规则背后的原因。
 
平台想要什么?我们就去做什么!
 
他们需要优质的内容和商品,需要良好的用户体验,需要健康可持续的生态。如果我们能提供这些,平台自然会给我们流量和资源。
 
与其花时间研究如何钻空子,不如花时间思考:我能为用户提供什么价值?我的产品如何满足用户需求?我如何让用户更满意,让平台更信任我?
 
这样的思考方式,才是真正的长期主义。
 
这几年,我经历了从狂热到失望,再到重新出发的全过程。
 
最痛的领悟就是:没有永远的红利,只有不断适应变化的能力。
 
短期的投机或许能让你尝到甜头,但长期来看,只有真正为用户创造价值,才能走得更远。
 
我们不可能永远跑在平台前面,但我们可以和平台一起成长,成为平台生态中的共赢者。
 
如果你正在寻找各个平台的野路子和漏洞,我想说,这条路我已经替你走过了,代价是500万+和几年的时间。
 
不如从现在开始,转变思维,学会理解平台,学会为用户创造价值,学会长期主义。
 
这或许不是最快的致富之道,但绝对是最稳健的成长之路。
请登录后发表评论

    没有回复内容